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

奧斯威辛


Auschwitz,我到波蘭來的主要目的,我以為我可以負荷,但其實我不能。

1940年,德國納粹佔領了這塊波蘭軍營區,改建成集中營,做為勞力的集中/分配樞紐,以及刑求、處決、實驗的基地,集中營旁蓋了好幾間工廠,堪用的囚犯在這裡做些紡織之類的輕工業,不堪用的男女、小孩、老人、病人,一下火車就被帶往毒氣室,要是毒氣室滿了,他們得在外頭等,下雪或大雨往往使得他們凍死或餓死在地上,可以省一些毒氣,直接被拖去焚燒、掩埋。所謂堪不堪用,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,再怎麼健壯勇猛的人,在每天幾杓飯湯、工作14個小時、睡覺伸不直躺不平,成天鞭打後,不是餓就是病,所以雖然工廠的面積很大,但我想這裡真正生產的只有死亡。

納粹有計劃的殺人,也有計劃的擴展集中營;我還真忘了二戰時期德國的領土有這麼廣,集中營最北邊到挪威的奧斯陸,西至法國巴黎,往東伸進俄羅斯領土,南面甚至跨進北非,奧斯威辛大概在所有集中營的中心,他們煞有其事的在各個集中營之間載運囚犯,用中等軌距的鐵軌加上狹長的木板囚車,我還頗好奇目的為何,要屠殺的話在哪不都一樣?奧斯威辛的鐵路保存至今,仍在使用,從空照圖上看起來跟1945年沒啥兩樣,現在的奧斯威辛火車站就是當時的分派站,囚犯載運到這裡後,往南運向1、3號集中營,往北向2號集中營。

最初的1號集中營(Auschwitz-I)規模最小,房舍是磚砌的,現在都裝潢成展覽廳,可以看到當時囚犯的生活、各類文件名冊、猶太人的紀念專廳、納粹與二次大戰演變,以及我最討厭的比利時、義大利藝術家設計的展廳,介紹當地猶太人的生活,弄得花枝招展,很突兀,就像看到大聲喧譁的觀光客一樣,感覺死再多人都與他們無關。猶太人紀念廳、刑求房(No.11)與槍決壁、醫療(實驗)室(No.10),以及犯罪證據廳,很沉重很沉重,但如果你都來到奧斯威辛了,那麼這幾棟房舍是一定要進去看看的。

著名的毒氣室,在1號集中營(似乎)只有一間,跟屍體焚化爐一起建在一座碉堡裡,在2號集中營的毒氣室啟用後,這裡就暫停使用,做為空襲時的掩蔽場所,我想當時一定有很多鬼故事。

現在要在3:00 pm前參觀1號集中營,是要付錢(27 zl)請導遊的,各種語言的導遊出隊時間不一,一趟完整導覽約2個鐘頭,他們會告訴你更多慘無人道的故事,要有心理準備。要想自己單獨進去,就要等到3:00 pm之後,夏天的1號集中營7:00 pm才關門,4個小時相當足夠,可以先去2號集中營(免費參觀),再回來1號集中營,就不用花錢了,二個集中營之間有免費的接駁巴士,每30分鐘發一趟車,不過,也許看完2號集中營,你就不會想再看1號了。

2號集中營(Auschwitz-II-Birkenau)是佔地最廣、囚犯最多,應該也是死者最多的集中營,現在存有遺跡的有5間毒氣室,當時應該有更多,德國兵敗後,納粹忙著毀屍滅跡,整理掉了一些。這5間毒氣室的大小、格局都差不多,只有距離遠近的差別;有2間位於鐵軌的盡頭,離囚房不到500公尺,另外3間隱蔽於北面的森林裡,連路都是小徑而已,而除了猶太人外,葬身此地的還有許多波蘭人、德國(犯了罪的)警察、吉普賽人,以及被俘虜的蘇維埃士兵,原以為毒氣室的配置跟囚犯身份、恫嚇其他囚犯有關,但似乎都不是,囚犯下了火車後要先集合數人頭,然後分批帶往或近或遠的毒氣室,除了有空與否外,毒氣室的選擇並沒有什麼規律,有時囚犯們得在蓊鬱綠林中等候,他們並不知道等待著的是什麼,只是愉快的聊著天、看小孩嬉戲,那幅畫面看來就像全家出外野餐一樣怡人。1號集中營雖然小,但毒氣室也是蓋在遠離房舍的角落,我猜啦,納粹雖然喜歡殺人,但覺得毒死他們的過程很髒,屍體也很髒,於是盡可能把毒氣室蓋得分散、遠離營區,或許這也是他們選擇Zyklon B的原因,這原本是用來做殺蟲劑的,現在還有在賣。

這裡的房舍是木造的,在只夠給52匹馬住的狹長形房舍裡睡了400多個人,中間有個兩端開口的火爐,夏天熱冬天冷,現在只剩殘缺的磚砌水塔柱、柵欄、爐灶,他們重蓋了一些房舍供人參觀,體驗當時囚犯們的生活。2號集中營一直處於未完成的狀態,到戰敗時仍在往東擴建中,可以看到整個layout非常清楚,一塊塊方形區域一步一步的增加,嚴謹的使人背脊發涼。至於3號集中營(Auschwitz-III-Monowitz),位於1號的南邊,沒有接駁巴士往返,也沒有太多的介紹,或許尚未開放。

這天是星期天,我遇到好幾群猶太學生,手舉著、身體披著六芒星旗,由老師帶領,一個地方接著一個,在囚車、牢房、毒氣室、槍決壁前停留、盤坐,靜靜聽著老人講述曾經在這裡發生的事情。他們唱歌,唱沉重的歌,也唱輕快的歌,他們搭著彼此的肩膀走著,在這樣的大熱天裡,他們哀傷的望著遠方,我想捕捉那樣的表情,但我甚至無法舉起相機。和他們走在一起,是我在這個亂葬崗裡最愉快的事,老人低緩而堅決的語調,應該是在告誡著,不要仇恨,但絕不能忘記。

不是因為疲累,不是因為沒時間或沒錢,這是我第一次因為心理的倦怠而想離開這個地方,雖然我還是撐到了關門時間,但錯過了好幾棟營房,也不覺得絲毫可惜。「too heavy、too much」,是當有人問起時,我唯一的答案,然後我會請他不要再談奧斯威辛。

這麼不美好的文章,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,究竟為了什麼把它記錄下來,我自己也說不上來。有句話說:「不了解歷史的人,將永遠地重蹈覆轍」,這句話刻在某棟營房的門口,在如織遊客的和煦午後偶然瞥見,格外明顯,彷彿掉入黑白照片裡的死亡集中營,在那一剎那間。我想,光憑些許文字和照片,並不能使你們真正了解我的感受,如同我無法真正了解那些猶太人的感受,但是,我試著從這些廢墟、照片、歌聲中尋找線索,試著去接近那幾年間所發生的事情,而你們或許可以從我的文字、照片裡找到線索,去接近我想要接近的事情。

奧斯威辛,一個我希望你們來看看,又希望你們永遠忘記的地方,那像山一樣的布鞋堆在我心中,再也很難抹去。


2010/08/23、08/27 at Krakow

1 則留言:

  1. 最近看完"我願意為妳朗讀"這本書,想起了你的這篇網誌... 歷史確實讓人的心情開始沉重,但這至少證明了這段歷史被記憶,並且被標上了人的情緒符號....過去不是我們能改變的,但不能沒有過去....無論是好或是壞

    回覆刪除

文章及未註明出處之照片皆為網誌作者所有, 請勿隨意轉載. 技術提供:Blogger.